首  页 | 政策法规 | 服务指南 | 登记管理机关 | 登记管理信息 | 登记管理论坛 | 设立登记 | 网上投诉  
2013年度
110000000010 经济日报社
时间:2014年06月30日

 

事证第   110000000010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3  年度)

 

 

 

 

 

 

单 位 名 称

经济日报社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经济日报社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宣传党中央国务院经济工作方针政策,传播新闻和其他信息,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主报出版 主报网络版出版 新闻理论研究 广告业务 相关论坛和展览活动组织 相关发行、培训与咨询服务

   

北京市宣武区白纸坊东街2

法定代表人

徐如俊

开办资金

46730(万元)

经费来源

事业收入、经营收入

举办单位

国务院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的规

定的执

行情况

2013年度,经济日报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新闻立报、特色立报、深度立报、服务立报”的办报理念,不断创新报道内容,突出经济特色,改进作风文风,扩展传播渠道,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重大报道不断创新。我们深化十八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着力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报道,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精心组织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报道,认真做好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在重大报道中始终坚持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读者意识,着力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可读性、影响力和传播力。为做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宣传,我们推出了“接力改革大业”系列特刊,用8个跨版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重大改革举措,资料详实、版式精美,在中央主要媒体中独树一帜,受到读者好评。“中国梦,我的梦”系列报道,选题典型,主旨鲜明,文风朴实,语言生动,读来耳目一新,催人奋进,给人以精神引领和路径启示。 经济特色更加鲜明。我们围绕经济形势、经济政策,加大了对经济形势的研判和分析,加大了对经济领域热点问题的引导力度,主动设置议题,及时发出权威声音。“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专栏围绕经济增速、物价、投资、消费、外贸等热点,主要针对舆情发声,鲜明阐述本报观点,及时引导舆论。加强事前策划,针对经济数据的发布时间,组织深度报道,做到月度数据有分析、季度数据有评论、年度数据有专家解读。不定期推出“钟经文”、“金里伦”文章,深入阐述带有研究性、探索性的经济热点问题。“经济时评”每天针对即时新闻发声,及时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增办“金融观察”版,财经报道数量明显增多。年终报道用28个整版,分主题梳理了一年来的经济亮点、政策发展。 国际报道持续加强。“环球经济”更加突出新闻性和财经特色,记者在第一时间发回消息和述评观察,突出了国际报道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国际视点”立足国内放眼世界,连续刊出国内知名专家对全球经济、国际贸易、新兴市场经济、欧债危机等读者关切的热点问题的展望。如针对世界自贸谈判焦点问题推出的系列评论文章,针对美联储退出货币宽松政策刊出的国际资本流动系列报道,均突出了国际报道的针对性和服务性。我们还积极配合中央领导出访、参与在国内举办的重要国际论坛等方面的报道,扩大本报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全媒体架构初步成形。2013年是经济日报全媒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新媒体部与技术处整合后,加大了对全媒体建设的研究,公共稿库的建设步伐加快。报社采编部门与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法人微博的报网融合、报网互动、报博联动有了新的突破。此外,经济日报法人微博及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阵地建设初见成效。现在,经济日报法人微博在新浪、腾讯以及人民网三个网站加起来的粉丝数已经超过了460万。 “走转改”趋于常态化。“走转改”活动开展两年多来,采编队伍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并逐渐成为采编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走转改”活动增强了与读者的联系,推出了更多有情感温度、有思想深度的报道,文风更加“短实新”。今年以来,编委会成员多次分别带队深入基层采访,各部门主任、副主任也多次带队参加,使“走转改”活动更加富有成效。由编委会成员带队的“转型升级调研行”、“深化改革进行时”等大型采访活动,以中西部省份为主,采访深入扎实,报道鲜活厚重,受到了广泛好评。“走转改”也推动了采编队伍的建设,一批专栏作者脱颖而出,各个行业及专业领域的记者采访报道水平明显提高。 报纸发行和广告经营工作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经济日报2014年度邮局发行量达到71.81万份,比去年同期增加6.77万份,增长10.41%,实现了经济日报连续10年的稳定增长。广告经营工作在市场形势总体下滑的情况下,我们进一步整合经营资源,探索采编与经营工作良性互动机制;进一步规范广告价格体系,完善代理机制,探索重点行业经营办法,鼓励面向市场开拓创新等系列措施,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与此同时,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规和有关政策,报刊出版导向正确,出版内容与规定的出版宗旨一致,刊发重大选题内容均履行备案手续,出版质量符合规定,无涂改、出租、出借《报纸出版许可证》的行为。报刊不存在超越业务范围、一号多报、一号多刊、转让出版权利等违规出版行为,一年中未发生因主报而引发的诉讼案件。因本报属中央级党报,社长、总编辑由中央安排学习事项,故未参加岗位培训。报刊刊载广告没有违法违规现象,经营中无任何违规问题。

 

相关资质认可或职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报纸出版许可证 (京报出证字第 0014号) 有效期自2013426日至20181231日 广告经营许可证 京西工商广字第8166号(1-1) 经营期限自201411日至20181231日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210号) 有效期自2013619日至20141231

资产

损益

情况

所有者权益合计(净资产合计)

年初数(万元)

期末数(万元)

78525.93

82339.19

受惩

奖评

估及

诉讼

投诉

情况

接受

捐赠

资助

及其

使用

情况

上年末

636

本年度

609

网上名称

 
         

填表人: 张爱勤  联系电话:58392763  填报日期:20140326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南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10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京ICP备案:13022218 版权所有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0-2016 www.ljli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