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栗战书同志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委会团结带领全室同志,动员组织全国党史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照战书同志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抓好深化党史研究这个第一位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党史工作科学化水平,以实际行动和良好成绩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了新的应有贡献。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党史工作正确方向 我们分为三个层次,通过及时召开室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举办座谈会和专题辅导报告会等方式,认真抓好室内、全国党史部门和全国党史学界的传达学习贯彻。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基础上,我们发挥党史部门特点和优势,重点开展专题研究,组织撰写学习体会文章。经战书同志同意,先后以中央党史研究室名义在《人民日报》发表《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不能否定”的重要论述》等文章。还在《求是》杂志发表《坚定党的历史自信》、在《人民日报》发表《科学对待历史的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等署名文章。这些文章发表后,在理论界和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此外,中共党史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文集。“中国共产党历史网”开辟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集”栏目,点击量已累计超过900万人次。 二、抓紧抓好深化党史研究这个第一位任务,推出一批有分量的党史研究和党史资料征编成果 在前几年确定的以服务大局为根本方向、以资政育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党史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根本目标、以加强党史工作队伍建设为根本保证的总体布局基础上,我们把2013年确定为新一轮深化党史研究的启动之年。一年来,我们积极推动党史研究深入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经中央同意,正式启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编写工作,目前已按照编写方案完成提纲初稿拟定工作;启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课题研究,目前正有序推进。《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完成新一轮修改,并召开咨询审议组第六次会议进行审议,现已进入最后统稿和征求意见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课题研究,与中央有关部门合作开展的专门史丛书编撰,还有多卷本编年史的编写以及资政课题研究等,也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资料征编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召开有关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编工作第二次会议,积极推进党的代表大会和有关重要决策、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资料征编,加大口述史资料征编力度,编辑出版《中国共产党口述史料》丛书和《改革开放口述史》。在深化党史研究的同时,高度重视党史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撰写并发表理论性、指导性系列文章,推动了党史学科的创新发展。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史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扩大党史工作影响力 我们努力在内容上实现新的拓展,在形式上实现新的创新。积极与中央外宣办互联网办公室合作,成立互联网党史信息应对传播小组。根据中央统一部署,积极参与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有关工作,积极参与已故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纪念活动。我室还与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联合举办全国党史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与中央文献研究室一道,完成了对电视剧 《毛泽东》的多轮审核。认真做好中央交办的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相关工作,圆满完成《习仲勋文集》、《习仲勋纪念文集》、《习仲勋》画册、《习仲勋》电视文献片的编撰出版和摄制工作。与有关单位合作完成电视纪录片《苦难辉煌》、《根基》、《人民的胜利》,牵头制作首部红色主题3D立体动画电影《冲锋号》。与教育部合作建设“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和传播中心”。组织编写《党的群众路线简明历史读本》。完成《中国红色旅游指南》系列丛书国家卷编写工作。 四、加大对全国党史工作指导力度,进一步增强党史工作合力 继续加强对跨省区市重点课题的业务指导,做好“改革开放实录”课题研究编写工作;推进《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从党的十七大到十八大》编撰工作;陆续推出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成果丛书;召开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资料研究编写工作第七次会议。加强全国党史干部培训工作,举办3期全国党史干部培训班,培训干部300余人,并组织全国党史部门有关业务骨干赴德国进行专题培训。加强对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工作的指导,健全学会组织机构。中共党史学会成立党领导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等专业委员会;建立特约研究员制度。发挥学会联络各领域党史专家的优势,加强学术交流,广泛开展合作,召开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第十二次研讨会,纪念毛泽东才溪乡调查80周年理论研讨会,第五次全国苏区精神研讨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