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地震部门在局党组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领导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加强防震减灾能力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一、开展业务工作情况 1.抗震救灾工作高效有序。2013年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43次。全年地震部门启动应急响应36次,在四川芦山、甘肃岷县漳县等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和灾区各级地震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快速预判灾情,及时报告党中央国务院并提出应急处置建议,同步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派出现场应急工作队伍开展抢险救援、流动监测、趋势研判、灾害调查、房屋安全鉴定等工作,全力协助地方政府组织抗震救灾。 2.监测预报水平稳步提高。努力提升地震台网的监测效能和服务水平。通过优化台网布局和技术改造升级,实现了固定台网与流动观测互为补充、相互校正。地震速报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内地震一般可在2分钟内完成自动定位,并向社会公开发布,10分钟之内完成准确定位。 3.震害防御措施进一步落实。加大城乡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力度,加快推进新一代区划图发布实施工作。205个地市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271个地市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建程序,对5614项重大工程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参与12个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和13项国家重大工程抗震设计专项审查。全国抗震农居新建150万户,累计达950多万户,惠及4000多万人。全国已建立1549个地震安全示范社区、608个科普教育基地、4495所科普示范学校,10余个示范县基本创建完成。 4.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中国地震局应急预案和甘肃、吉林、内蒙古等13个省级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完成。加强对各级地震专业救援队伍的培训指导,组织培训省级救援队骨干1000余人次。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完成队员更替和装备更新,具备了同时在9个场点开展救援的能力,完成国际重型救援队复测自评估。组织开展华东五省一市“华东联动-2013”地震应急联合演练。 5.地震科技创新和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芦山地震科学考察,对芦山地震成因机理、发震构造活动特征及周边区域潜在地震风险取得重要成果。地震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中美、中日韩以及与东 6.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更加深入。更加注重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在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以及四川芦山、甘肃岷县漳县、吉林松原等有影响的地震 之后,组成宣讲团走进社区、校园、机关以及重点企业,从公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出发,开展解疑释惑,普及地震知识。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大爱无疆”音乐朗诵节目6地巡演,“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在全国开展。着力加强地震信息快速发布,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地震信息公开的主动性明显提升,全年组织地震预警等主题宣传活动40余次。 二、其他事项:严格遵循《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办事,无违反《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严格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超出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的行为;无抽逃、转移开办资金的行为;无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出租、出借印章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