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院及院法定代表人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规章和政策;认真按照登记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促进社科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抓好理论武装工作,深入推进思想理论建设。积极阐释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积极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2、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试点工作 初步完成创新工程布局,稳步推进创新实践,基本完成创新制度的清理修订工作,初步建立了考核评价体系。 3、实施科研强院战略,推出一批有影响的科研创新成果 围绕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制定研究项目指南,设立120个研究项目。2013年院创新工程重大研究项目共立项8项;院交办委托课题共立项40项,其中8个课题已按计划结项。2013年共结项112项,其中院重大课题29项,院重点课题83项。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组织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推动了学部工作,加强国情调研,国史研究和地方志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院地科研合作得到加强。 4、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呈现新面貌 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构建创新工程人才建设体系,加快人事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机构编制调整。 5、实施“走出去”战略,国际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日益扩大 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加强重要互访,我院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为平台,举办国际会议170余次。加强与国外智库的合作和对话,密切和深化智库交流。加大了对外学术翻译出版资助。扎实推进了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6、加强报刊出版馆网库名优工程建设,抢占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传播制高点 《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术期刊、学术出版、图书馆、网络信息化、数据库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新的进展。 7、加强行政财务基建后勤保障能力建设,改善办院条件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 改进机关工作作风,院机关职能部门服务科研一线、服务全院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切实增强。加强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预算编制质量不断提高,预算持续快速增长,预算执行进度逐步加快。
|